I. 第一層次 (全班式):
對象: 全校學生
策略:  
  1.     課堂教學滲入高層次思維技巧、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 。
  2.     課程內容強調創意思維、高階思維及批判思維的培訓。
  3.     中文、英文科設適能分班,於能力較高的班別進行加快加量教學。
  4.     於各科實施分層級課程,加設延伸課程及增潤課程,以照顧能力較高學生的學習(如數學M2課程)。
  5.     實施分組教學及一系列增值課程 (如中央補課增值課程、尖子恆常補課計劃)。
  6.     各科分層課業安排。
II. 第二層次 (抽離式):
對象: 各特別範疇資優學生
策略:    
  1.    學科潛能拔尖計劃
  -     透過專職導師為參加校外比賽學生,提供相關課程或特訓,在一般課堂學習以外開闢另一個學習空間,讓他們充分發掘及發揮潛能,發展所長。
  
  過往曾舉辦之學科潛能拔尖計劃內容:
  -     數學 / 物理 / 生物科奧林匹克比賽訓練
  -     全港學生口語溝通大賽訓練
  -     高中數理比賽訓練
  -     Intelligent Robots Course
  -     IELTS課程
  -     AI課程
  -     STEAM (即科學Science、科技Technology、工程Engineering、藝術Art及數學Mathematics) 尖子培訓課程
2.    多元化創藝小組
-     透過各創藝小組培訓各範疇尖子
| 特定範疇 | 相關創藝小組 | 
| 創藝尖子 (體育) | 男子籃球隊、乒乓球隊、羽毛球隊、欖球隊、彈網學會、足球隊、田徑隊、躲避盤學會、泳隊 | 
| 創藝尖子 (音樂) | 步操及管弦樂團、合唱團、手鈴隊 | 
| 創藝尖子 (創造力) | 影視學會、戲劇學會、後台小組、English Drama Club、舞蹈學會 | 
| 創藝尖子 (領袖才能) | 學生會、領袖生、服務學習團、圖書館管理隊 | 
| 資訊科技尖子 | 資訊科技大使 | 
| 學術尖子 | 中文辯論隊 | 
III. 第三層次 (校外支援):
對象: 各特別範疇資優學生
策略:    
  1.    推薦學生參加校外資優教育課程
  透過推薦各特別範疇資優學生參與校外資優教育服務,並安排熟悉該尖子學生之導師 (如班主任或資優教育組成員) 了解跟進學生參與校外延伸課程的情況。
  
  過往曾推薦學生參與之校外資優課程:
  -  網上資優課程
  -  資優天文營
  -  香港科技大學:中學 / 大學雙修課程
  -  香港中文大學︰季度資優課程
  -  資優教育學苑 (HKAGE):人文學科、數學、科學及領導才能資優課程
2.    創藝尖子計劃
  各創藝小組負責老師皆可推薦若干會員,參與有關進階課程或參加非恆常性比賽。如有關課程或比賽需要額外費用,學校亦會進行補貼資助,讓學生能有更多機會加深於創藝小組方面的發展。
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