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校訓

校訓:真.善.美



萬鈞教育機構屬下的萬鈞伯裘書院、賽馬會萬鈞毅智書院、萬鈞匯知中學,本着「人人可教.皆可成材」的辦學理念,致力於教「人」、育「人」的工作。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,恪守正向的道德價值至為重要。故此,三校訂下共同目標,以「彰顯誠信仁愛公義赤子心,孕育格物致知博學成大器」作為培育學生的基本方向。並設定「真.善.美」為三校的校訓。



「真.善.美」可以從人的內在本性及外顯言行兩個角度理解。



「真」是指「真誠、真心、真意」,是指人的內在本性,莊子曰:「真者,精誠之也。」指人具備德性,一切言行由心出發,就是「真」。這也是《大學》中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、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的睿意。其意是首先彰顯自己的善德,繼而推己及人,進一步教化他人,展現內在德性。當兩個環節完成後,便達「至善」的圓滿境界。



「真」,同時是指外在事物的「真知、真理、 真相」。社會上對於不同的事物,往往存在不同的視角及觀點。因此,凡事都不能人云亦云,須抱求真態度,透過獨立思考,運用科學方法,以全方位視角及邏輯思維,進行理性探索、尋根問底,方能明辨是非、格物致知,尋求「真知、真理、 真相」並付諸實行,達致「擇善而固執」,這正是《禮記‧中庸》闡述的「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」的求學及做事方法。


「善」是指與生俱來向「善」的赤子心。孟子觀察到「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」,以及「人性之善也,猶水之就下也」,確立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的論點。孟子進一步闡述,善德包涵仁、義、禮、智 ,因此,由「善」心出發待人,乃「真誠」的表現。故此,在應對不同的問題時,抱持做人的基本良知,從「善」而行,定能達至心有所安。


個人的外在言與行從「善」心出發,會啟迪周遭群體營造互信及和諧。孟子曰:「 言近而指遠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」。他指出懷有深遠意義的浅近語言,乃「善」言,而引發廣大社會正面效果的個人操守,乃「善」道。他進一步說:「君子之言也,不下帶而道存焉;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 」。指出君子之言行修身,在廣泛傳揚及實踐後,便能創建美好社會。這亦是老子「上善若水」的啟示,指出擁有高度「善」德的人,能夠如水般滋養萬物,令萬物享有豐盛生命力。


「美」,從內在本性的角度來說,是指「美德」、「完美」。孔子曰:「里仁為美」,指出與人相處,展現仁愛,就是「美」。孟子亦曰:「可欲之謂善,有諸己之謂信,充實之謂美」。其意指從個人修養的角度而言,具備「善」(即仁、義、禮、智)與「信」的人格,可達「美」的境界。


「美」同時是指「美行」、「美事」、「美感」、「美景」、「美好」,是人從內心出發的行為及內心對外在一切動態及靜態事物的感受。孔子闡述施政者的五種美行:「君子惠而不費,勞而不怨,欲而不貪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」。想深一層,這些都是常人應有的行為準則。此外,「美」不單侷限於文學、藝術觸發的感受,而是涵蓋人類社會及自然世界引發內心愉悅的事物及情境。凡能淨化心靈、引起內心迴響的事物及情境,均令人感受生命本身的「美」,堅持追求「美好」事物的初心。


總結來說,「真.善.美」各有獨特的範疇,但三者環環相扣,組成以「善」為核心的價值系統。學生在校期間,三校透過真摯領導、關愛有序的校園、體驗式多元學習、資訊科技的應用、創新意念、品德情意價值及正向自信人生觀的培育,推動「活的教育」(ACTIVE education)方案,強化師生互動,與社會同步並進,培育學生自信、自尊尊人的態度,讓學生進行自主、深度學習(deep learning) , 確保學生擁有求取「真.善.美」的價值觀念及方法,達致「皆可成材」。

Top